“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惫╀N是主業,合作是路徑,扎根在農村,朋友遍天下。近年來,甘肅省供銷系統不斷加大開放辦社力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與農民群眾、社會企業、經濟組織以及系統內部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相互借力、借智、借勢,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天水市清水縣農發公司員工加工核桃,依托專業合作社實現脫貧。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張掖市供銷社系統改革以來,先后與300多家社會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合作,同時,通過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領辦創辦了378家制度健全、產權清晰、管理民主、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引導發展聯合社21家、村級綜合服務社707個,入社農戶達25699戶,輻射帶動農戶41628戶。
張掖供銷縣鄉惠農服務中心“一張網”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鶎由?、種(養)專業合作社、中央廚房及各銷售網點聯合,直供直銷、全網配送,新開發的APP、“直播+電商“以“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無接觸”服務把鮮活農產品、中藥材、畜禽產品、農產品加工品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實現了從田間地頭直達百姓餐桌。
張掖市推出大型農機租賃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一頭連企業、一頭連農戶,甘州區明永基層供銷社率先成立農機調配中心,廣泛對接廠家和銷售商,開展新型農業機械租售服務,破解了大型機械“買難”“賣難”這一腸梗阻難題。高臺宣化,甘州區小滿、前進等基層供銷社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或聯合社,推廣普及玉米耕播、噴藥、青貯、打捆、還田、廢舊薄膜回收等新型農機,不斷提高農機使用率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推進了高標準農田建設。
酒泉市供銷社系統將蔬菜作為重點主導產業,建設鋼架大棚720座。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酒泉市供銷社順應新形勢新要求,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蔬菜為重點主導產業,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開展生產、種植、銷售產業化融合探索,建成基地到經營主體的直供直采模式,構建“合作社+基地+訂單+技術服務”經營模式。特色產業高原夏菜種植從不足1000畝發展到22萬畝,年產量達112萬噸,扶持建立的基地從1個增至20多個,參與種植的企業、合作社從1家發展為15家,形成了種植、加工、冷藏、運輸、銷售產業鏈,高原夏菜銷往廣州、深圳、上海、香港等地。
通過產業融合發展,酒泉市已形成現代制種、高效蔬菜、優質中藥材、草食畜牧、特色林果等五大產業,探索出一條農村“菜園子”有效對接市民“菜籃子”的新模式。53家農業經營主體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部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
酒泉市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打造現代農業基地,提高產業融合的規模效應。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嘉峪關市供銷合作社加大與貴州開磷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甘肅新農農資有限公司等名優化肥生產企業的合作,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農資進入市場,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以特色農業種植為突破口,嘉峪關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當地經營較好的合作社及省外甜葉菊收購商,在農戶中推廣甜葉菊訂單種植。而與建設銀行合作設立的“裕農通”讓鄉村基礎金融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和千家萬戶。
嘉峪關市供銷合作社與農業農村局合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廢舊農膜“以舊換新”服務。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借助電子商務試點縣項目實施機遇,平涼市涇川縣供銷聯社與豐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了豐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成電商服務中心14個、村級電商服務站141個、城鄉物流快遞點80家,有配送車輛268輛、倉儲面積10.5萬平方米,經營10個系列90多種農特產品。截止10月底,全縣電商線上交易額達8967萬元。涇川縣還依托眾誠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舉辦電商技術員、管理員、商務師及果菜技能培訓班,先后培訓2700余人次。
白銀市白銀區供銷系統依托社屬企業甘肅愛遞生科技有限公司的社區購平臺,建設互聯網基層供銷驛站,線上社區超市與線下網點融合發展。今年第7個扶貧日暨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白銀區依托“供銷e家”“愛遞生社區購供銷驛站”等網絡平臺,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共同發力開展網紅帶貨、領導直播,拉動扶貧產品消費,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白銀市供銷系統依托網絡平臺,開展“消費扶貧、直播助農”。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供銷社利用社區“紅色驛站”,建成“農社對接”線上線下直供直銷點,“微淘生鮮”線上銷售平臺限時免費送貨上門,銷售額達175萬元。金川區供銷社聯合金昌果蔬優品生鮮有限公司,啟動金川區首個社區智能“微菜場”,既解決了農民“賣菜難”,又解決了社區居民“購鮮難”。
金昌市金川區社區啟動智能“微菜場”,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果蔬流通成本。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隴南市供銷社探索通過東西協作加大產銷對接,在廣州、東莞、青島等市供銷系統所屬門店設立農產品消費扶貧專柜,依托廣藥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廣東省甘肅商會、青島交運集團等20余家省外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商會組織,與系統內12家農產品經營龍頭企業、基層社、農民合作社等建立長期穩定對接關系,加之隴南市供銷電商公司牽頭,組織特色農產品參加省外各類展會,截至目前,訂單金額逾6000萬元。
天水供銷構樹生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培育雜交構樹產業,帶動560多戶農民增收。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承擔供銷扶貧使命的隴南市智慧冷鏈物流園已于2020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3.2億元。該項目將建成生產鏈、供應鏈、物流鏈深度融合的一體化綜合性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供銷社為農服務能力,提高市場話語權。
甘南州依托現有的縣市、鄉鎮供銷社合作社,組建國有產業扶貧開發公司7家,以合作經濟新動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臨潭縣國有產業扶貧開發公司與甘肅宏星偉業公司簽訂了3000多萬元黑驢養殖項目,帶動33戶專業合作社發展,與中海油集團公司簽訂了1000多萬元勞保裝備扶貧車間項目,已建成投產。碌曲縣為產業公司注資800萬元,種植油菜花觀賞帶,參與旅游產業發展。卓尼縣產業公司承接農業科技園區,流轉土地1200多畝,年銷售高原夏菜1萬多噸,引導了當地產業發展。
甘南州組建國有產業扶貧開發公司,建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戶就業增收。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蘭州市供銷社直屬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是有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回收企業,率先在市供銷系統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躍升再生資源行業全國前20強,被列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蘭州-西寧城市群建設契機,尋找業務領域類似、市場區域互補,有資金、有實力、技術含量高的上市公司、央企開展股權合作。北京東方園林環境投資有限公司將投資30億元,與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共同打造以“廢舊電器、報廢汽車拆解,二手零部件、廢橡膠再利用,廢紙再制造和綜合交易,危廢處置,環衛與再生資源”為一體的循環經濟。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回收各類再生資源500萬噸,預計年產值150億元,節約自然資源325萬噸,節約能源110萬噸標準煤,提供就業崗位1.3萬個。
蘭州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回收拆解報廢汽車,通過對外尋求合作,發展智能化循環經濟。甘肅省供銷聯社供圖
蘭州泓翼廢舊電子產品拆解加工有限公司升級改造了生產線,目前每天收購拆解廢舊家電3000余臺,2021年計劃收購拆解廢舊家電150萬臺,努力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技術最先進的廢舊家電拆解公司。此外,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積極與榆鋼、酒鋼、西寧鋼廠、皋蘭蘭鑫鋼廠聯系對接,開展廢鋼貿易,截至目前,業務量達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