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黃河黑山峽河段位于甘、寧兩省區接壤處,甘肅境內也稱黑三峽,是黃河上游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甘肅河段)的最后一個峽谷段。長期以來,黑山峽開發問題懸而未決。
近日,有甘肅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咨詢,其宅基地位于黑山峽庫區,現在黑山峽是否開工建設還未知,網上的報道魚龍混雜,老百姓現在也人心浮動,想蓋新房,又怕黑山峽建設拆遷,現在又傳言開始地方搬遷,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提前調走一部分庫區百姓,希望領導能給個明確的答復。
甘肅白銀市水務局后答復稱,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論證工作始于1952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目前,黃河黑山峽開發仍然處于前期論證階段,白銀市按照省上的統一安排部署,配合開展相關前期論證工作,具體進展情況請以官方媒體發布信息為準。
黑山峽
“開發黑山峽河段的價值,實際上很早就被注意到了?!备鶕督洕^察報》早前報道,彼時開發方案主要有兩個,即大柳樹高壩一級方案和小觀音高壩加大柳樹低壩兩級方案。兩個方案,兩種選擇,橫跨甘寧兩省區的黑山峽,由此沉淀了一段厚重的歷史:關于一個水利工程的博弈。
最初的核心矛盾是壩址爭議,因為如按照寧夏的方案——大柳樹工程,壩址建在寧夏中衛境內,淹沒的地方主要位于甘肅;如按照甘肅的方案,則分為小觀音和大柳樹兩級開發,小觀音壩址位于甘肅省景泰縣境內,采用這個方案,則少蓄幾十億立方的水。
黑山峽
報道稱,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兩省區各自投入資金做前期論證,但核心焦點的壩址選擇,仍未取得共識。后來,甘肅又提出了四級建壩方案,采用這一方案,則黑山峽河段依次建四座低壩,均沒有蓄水功能,成為單純的水電站。以寧夏、陜西、山西和內蒙四省區及部分水電專家為代表,都力主采用大柳樹高壩一級方案,因為大柳樹高壩最主要的意義還在于防洪灌溉,高壩建成后,1380米的高程,可以讓工程周邊的中衛、白銀和武威(海拔13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均處于自流灌溉范圍內,大壩下游鄂爾多斯臺地(寧東、鄂爾多斯、榆林、隴東能源金三角)同時進入控制區,一舉解決這些地方的缺水難題。
黑山峽
另一方,以甘肅省和一些水電專家代表的一方堅持四級方案,同樣也理由充足,如采取大柳樹高壩方案,甘肅將面臨淹沒和移民等棘手問題,甚至,淹沒范圍內還有一個特殊淹沒對象——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談到這場爭論時,曾有人一語破的地指出:黑山峽河段開發方案爭論多年,到底選擇哪一方案,應請一個超脫單位進行研究論證。
這是黃河上游最后一個可建高壩大庫的河段。2020年12月,中國工程院曾就“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分別在甘肅、寧夏兩省區召開座談會。
在寧夏銀川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云、鈕新強、胡春宏、王復明、孔憲京、鄧銘江和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原副院長梅錦山先后發言。大家認為,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工程可行性歷經近70年論證研究,已有一定的思想共識、技術基礎、科研成果。面對新時代新階段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要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進一步加大研究論證力度,明確功能定位、完善技術方案,注重加強生態保護、流域治理效益研究。
2020年12月7日,寧夏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等“十大工程項目”。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1年7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一行來寧調研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情況。丁仲禮指出,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搶抓歷史機遇,全力做好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目前,甘肅方面態度積極,明確表示:一是支持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論證,將積極配合做好前期工作;二是建議要建高壩大庫,樞紐工程正常蓄水位高程應到1380米;三是涉及甘肅境內移民,將在中央支持下,自行在白銀市周邊等地統一安置。
丁仲禮強調,黑山峽河段是黃河上游最后一個可建高壩大庫的寶貴天賦資源,要統籌考慮流域中上游地區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實際,充分發揮樞紐高壩大庫優勢,協調黃河水沙關系、防凌防洪、全河水資源調蓄和配置等,使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他當時還表示,將積極協調督促國家有關部委加快推進工程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