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州新區是2012年8月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全國第五個、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被賦予“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戰略使命。其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國家級新區前列,成為西北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蘭州新區堅持把產業作為發展的“主抓手”,積極挖掘區域優勢資源,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大數據和信息、節能環保、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十大產業集群。
蘭州新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抓招商促發展,抓項目增后勁,今年前11個月,蘭州新區簽約163個項目,總投資581億元。
開工建設的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是由世界500強企業海亮集團投資建設,占地1000畝,總投資89億元,打造10萬噸高性能鋰電銅箔材料和5萬噸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材料生產基地。今年,蘭州新區新簽產業項目163個、總投資581億元,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 148.23億元。
12月16日,蘭州新區高端產業發展傳來喜訊,海亮集團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在新區開工,項目達產后年營收可達150億元以上,將助力甘肅成為全球最大銅箔材料生產基地,對推動甘肅省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引領帶動作用。
海亮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銅加工企業之一,也是全球銅加工行業精細化管理的標桿和領軍企業。
12月16日,中國西部最大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寶武碳業10萬噸全流程一體化負極材料蘭州新區生產基地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填補甘肅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領域空白,營收可達40億元。
當天開工的寶武碳業10萬噸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41億元,主要建設10萬噸負極材料生產線、10萬噸石墨化裝置生產線,年納稅額約2億元,對加快推進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和帶動作用。
日前,蘭州新區與北京京東東鴻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京東亞洲一號(蘭州)智能電商產業基地項目”合同書。這意味著,世界500強企業京東集團投資8億元,占地面積約397畝的京東亞洲一號(蘭州)智能電商產業基地正式落戶蘭州新區中川園區。
項目建成后,將更好地為中小企業及消費者服務,同時帶動區域電商及物流業發展,為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注入活力。
今年1月—10月,蘭州新區新簽海亮集團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寶武集團蘭州10萬噸負極材料、聯塑集團甘肅生產基地等產業項目155個、總投資566億元。
今年以來,蘭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科學謀劃,確定“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招商引資思路,精準選商擇資,聚力招大引強,加速推動招商引資拓存創增、提質增效,高位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為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引導各類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蘭州新區實體經濟企業融資增信力度,推動新區產業加快發展,近日,《蘭州新區實體經濟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出臺。
根據《管理辦法》,風險補償金由蘭州新區管委會出資設立,專項用于對擔保機構為新區實體經濟企業融資擔保所發生的代償損失進行補償的資金。
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今天在蘭州新區調研企業運行、產業發展等工作。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引領謀劃新藍圖、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緊緊圍繞“三新一高”要求,加大理念、政策、機制、方法等探索創新。
11月9日,副省長張錦剛在蘭州新區調研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協調解決相關事宜。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為引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加快推動高新產業集聚,著力構建多元支撐、布局合理、鏈條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
11月6日,蘭州新區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源涵養示范園區項目二期——鄉村振興產業園陳家井鄧家溝土地開發整理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工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45451.83萬元,建設規模為578.37公頃,由農投集團負責實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和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11月4日下午,一趟滿載50車機械設備零部件的中亞班列自蘭州新區中川北站出發,開往哈薩克斯坦的卡拉干達州。
這是近三年以來,甘肅的首列本地出口貨源班列,也是繼外發食品香料和重型設備后的又一新增貨物品類,開啟了蘭州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征程。該批貨物由蘭州新區一家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生產,貨值達500萬美元。
9月30日上午,蘭州新區城市礦產與表面處理產業園標準化廠房暨智能環保型表面精處理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該項目總投資約4.2億元,為低碳智慧高端循環再造產業園,一期項目占地189.37畝、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8棟電鍍、2棟熱鍍鋅標準化廠房,1棟動能中心、2棟化學品庫。其中,智能環保型表面精處理(熱鍍鋅)項目占地面積100畝。
10月18日,母親河畔的中國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蘭州新區化工產業園區,探訪“液態陽光”生態能源項目,看綠色產業引領未來能源發展趨勢。
該項目一方面探索中國西部地區豐富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優化利用模式,為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提供了一條特高壓輸電之外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太陽燃料甲醇又是綠氫載體,可助于解決氫能儲存和運輸的安全難題。
2021年8月,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目標是在“十四五”期間,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
成立9年來,蘭州新區不斷打造硬條件提升軟服務,全力推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新區落地開花。
近年來,新區把握全國數字信息產業和“新基建”快速發展態勢,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
目前新區已有大數據產業園一期、國網云數據中心等5個大數據中心項目建成投運,新引進并快速建設甘肅移動絲綢之路西北大數據產業園(二期)、電力物聯網甘肅國網云數據中心部署項目等數據信息產業項目。
近日,一列裝載著333噸瀝青的貨運專列從新疆克拉瑪依一路向甘肅奔襲,歷經5天,順利抵達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成為了運抵蘭州新區的首趟瀝青貨運班列。
至此,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運載貨物品類也實現了新的突破,目前已包含亞麻籽、葵花籽、玉米、電解銅、電子產品等30多種品類。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印發甘肅省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并公布首批40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名單。
依據省上相關政策,對試點企業參與舉辦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項目,省上將優先納入國家“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項目申報支持范圍。
8月10日,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丁肅靜一行參觀蘭州新區科文旅集團建設的大數據中心,詳細了解了大數據建設運營情況,并就加強合作共建算力產業園進行了深入交流。
蘭州新區以“一帶一路”數字節點城市為陣地,積極搶抓機遇,大數據產業布局早,投入足,技術條件好,已經形成發展規模。
未來5年,蘭州新區國有經濟如何發力?近日,蘭州新區財政局(國資局)編制完成《蘭州新區監管企業“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與結構調整規劃(2021——2025)》。
“規劃”涵蓋了財政局(國資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監管范圍內的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含合資)公司,形成了新區“一盤棋”的國資二級規劃體系。
8月5日,2021年下半年甘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蘭州新區分會場活動舉行。當日,蘭州新區總投資達525億元的55個項目開工,其中產業項目30個、總投資260億元。
項目涵蓋綠色化工、城市礦產、新材料、裝備制造、數據信息等重點產業,將為蘭州新區增強產業引領、筑牢發展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蘭州新區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因為年輕,所以朝氣蓬勃;因為年輕,所以靈動自信;因為年輕,所以敢于創新。晴望川民俗文化村、長城西部影視城、西部恐龍園……一個個旅游景區點綴,讓蘭州新區好看、好玩又“好吃”,請來這里,一起“游”點不同!
金昌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勤勞智慧的金昌人民造就了仰韶文化馬廠類型的“鴛鴦池文化”、青銅時代末期的“沙井文化”,積淀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逐沃土而耕”的農耕文化,形成了金川河流域內的漢明長城文化、佛教東進進程中的石窟寺文化……
在明代,長城就是國境線,長城外是游牧區,長城內是農耕區。
在永昌境內的長城,目前殘留下來的約80公里,途經圣容寺的這段保存最為完好,形制規模頗為壯觀,今年68歲的郭文慧老人家住在長城腳下,對于村邊的這道蜿蜒而去的土墻,村里人自古就叫做邊墻,也承載了村民們的精神寄托。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這句詩是對皮影戲最妙的詮釋。
甘肅皮影源遠流長,地處河西走廊東段的金昌市永昌縣,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沖和文化重鎮,永昌民間皮影戲歷史悠久,獨具特色。永昌民間皮影戲源于陜西,經武威傳入,已歷經300余年。據說,清乾隆年間,陜西西安人賈師傅(姓名不詳)到永昌永寧堡傳藝......
陶是人類先民的一個發明,也是承載遠古文化的大器。自新石器時期,人們在學會使用工具后,開始創造出能夠盛物、實用的陶器后,陶器的發展由素陶逐漸演變到繪制有精彩文飾的彩陶,再逐漸演化到更注重實用的素陶,這一由簡到繁,再由繁至簡的演化過程,正好符合了藝術創作的發展過程,“由簡到繁,由繁至簡”的發展規律。